【园区新闻】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给萧山带来了什么?
签约17个月后,落地在萧山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今天迎来最关键一步:启动区块和一期工程同步开园开工。
这个被各界寄予厚望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新时代杭州和浙大全面深化市校战略合作的“重中之重”,是杭州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新引擎、浙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支撑。尤其对处于赶超跨越关键阶段的萧山而言,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开园开工,具有十分重要“战略意义”。
20年前,浙大在紫金港新建校区,以其中心打造的城西科创大走廊,已成为杭州乃至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区域之一;今天,定位于“新型大学校区、开放科技园区和卓越创新特区”的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为萧山注入强大的创新基因,重构萧山创新经济格局,助力萧山加快实现赶超跨越。
杭州向南,萧山向北
建设三路733号信息港五期,一只钢结构银白色的“求是鹰”正展翅欲飞,随着启动杆的拉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启动区块正式开园;几乎同时,11公里外的萧山科技城顺坝一组,挖掘机开动、工程车鸣笛,惊起一行白鹭上青天,意味着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一期工程开工。
“如今的萧山,持有G20、亚运会双重光环,在整个杭州发展大格局中,地位越发凸显、角色更加关键、作用尤为重要。”一名长期关注浙江区域发展的专家认为,作为市校合作的重大项目,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落子萧山,顺应了杭州发展大趋势,是省市校区四级齐心协力、共同推动的结果。
特别是,随着“大湾区”建设、“拥江发展”等战略深入推进,杭州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加快转变,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紧邻钱塘江的萧山成为“重中之重”,是杭州奋力展现“重要窗口”头雁风采的样板示范,诚如业内人士曾说的“浙江经济看杭州,杭州经济看萧山”。
另一方面,萧山撤市设区近20年,深度融杭始终是一道核心命题。近年来,萧山主动深度融入大杭州进程明显、成效可喜,更是以“杭州未来城市新中心”的新定位,重新审视发展新路径。面对“钱塘江时代”的到来,萧山是无可争议的杭州重心,深度融杭也亟需在“拥江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新支撑。
浙大党委书记任少波在开园开工仪式上表示,“在新一轮跨越发展的时代浪潮中,建设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可谓恰逢其时”“浙大将把握建设‘重要窗口’的历史机遇,在决胜‘双一流’进程中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好杭州科创中心。”
实际上,作为浙江第一校,对于浙大而言,建立一个对标国际、比肩世界一流的重大创新平台,是其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举措。“落地萧山,看中它的战略机遇、未来前景,感叹于它的满满诚意、全心全意。”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
这句“诚意满满”并非客套言语。为推动项目更好更快落地落实,萧山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在萧山科技城沿江板块整体规划了1200亩土地,一次规划,分三期建;同时为加快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启动运营,萧山又将信息港小镇五期10万平方米整体作为启动区块,并投入4亿元改造。
新型校区,创新特区
吴汉明是国内著名集成电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新身份是浙大微纳电子学院院长,目前,浙大微纳电子学院已整体搬迁至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启动区块。而在吴汉明看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成立的初衷,是让科研和产业在同一个园区无缝对接,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可以顺利转化、走向市场。
这是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特殊”之处,与传统高校不同之处。
据介绍,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定位是“新型大学校区、开放科技园区和卓越创新特区”。从这个层面来说,科创中心是校区,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校区”,它具备教学功能,但各项教学的开展是以产业为导向,着重于产业技术的研究、产业科技的创新和产业人才的引育。这是浙大体制机制的创新之举,以科创中心为行动载体,跳出传统意义上“大学校区”的概念。
从路径来看,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将采用“一二三四五”模式,即:打造一个创新主体最协同、创新资源最集聚、创新成果转化最有效、创新体制机制最灵活、创新创业环境最优良的创新生态系统,打通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创新体系两大创新体系,实施顶尖人才助力计划、攻坚人才提升计划、青年人才卓越计划三大人才计划,建设卓越中心、研发中心、孵化中心、产业中心四大空间载体,聚焦微纳尺度下的功能材料、微纳电子信息、微纳智造、合成生物、生态环保五大重点攻关领域。
“其中,选址区块一期建设用地约400亩,规划布局1个微纳设计与制造公共技术平台和7个领域型产业创新平台以及各类科研设施,预计2022年6月前交付使用。”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启动区块占地100亩地。启动区块已开展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平台、生物与分子智造平台的建设工作,推进土壤环境修复与健康平台的论证工作。
目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平台重点突破宽禁带半导体新型结构设计、先进工艺技术开发技术难题,由中心首席科学家杨德仁院士统筹规划,郑有炓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此外,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已正式获批设立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并面向全球发布“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计划”。
未来已来,领跑发展
“对于萧山,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是一个具有引领性、奠基性、标志性的重大项目!”当谈及今天的开工开园,区投促局负责人以这三个词语来形容概括。该负责人介绍,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是萧山历史上引进的最大科技创新平台之一,对萧山赶超跨越、创新驱动具有“战略意义”。
这背后,是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拉长了萧山长板、弥补了萧山短板,推动萧山新一轮大跨度发展。
以传统工业著称的萧山,依托民营经济先发优势,经济体量持续多年雄踞全省首位。然而在创新经济唱主角的当前,萧山新兴产业正在奋力奔跑,转型升级已经步入深水区。面对这一切,硬核产业、创新经济或将成为萧山破题的关键。
而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汇聚融通,着力打通前沿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通过探索和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从而推动“硬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对此,萧山也早已展开布局,谋划了多个创新载体,就在启动区块旁边,信息港九期——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随着科创中心启动区块的推进,有望打造成为萧山乃至杭州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生态圈。
创新引领发展、人才决胜未来。在经济学上,一直存在着“虹吸效应”“磁场效应”,即一个重大项目的引入,会源源不断吸引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相关高端生产要素汇聚。科创中心通过打通前沿科学研究、颠覆性技术研发和成果产业化的全链条,通过搭建一批解决产业痛点的前沿技术平台,吸引一批擅长产学研协同的战略科学家、掌握前沿技术的创业家和面向核心科技的投资家。这意味着,该中心能极大地发挥人才“虹吸效应”,为萧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高端人才,形成创新人才“蓄水池”,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城市业态转型升级。
目前,这种效应已经开始显现。短短几个月时间,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启动区块已入驻科研人员70余人,从百余支人才队伍中脱颖而出的第一批8个有竞争力的研发团队也正式入驻,目前中心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有强大竞争力的科研队伍。
实际上,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的落地,将很大程度上补上萧山创新短板、人才短板,加速高科技、高端人才在萧汇聚,为萧山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动力源泉,更为萧山优化产业结构、再造产业优势提供了一个新方向新思路:坐拥“后峰会、前亚运”,杭州“拥江发展”等机遇的萧山,顺势而为,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难怪投促局负责人如此认为: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对萧山攀登创新制高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将为加快积聚世界顶尖学者和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加速萧山产业发展和科教资源融合,为萧山打造新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夯实基底。
新闻转载自“杭州湾信息港”微信公众号